Tuesday,August-31st
 

人民日报剖析“富二代”:底层看不到希望最可怕

 
 

连日来,人民日报 刊发“二代现象”系列文章,深入剖析“二代群体”的生活现状以及背后因素。昨日的文章将笔触指向了“富二代”,以一女一男两个生动的例子, 在展示他们不同常人生活的同时,也向人们披露了“富二代”的内心世界。

她的生活:除了睡觉就是花钱

她的内心:不希望被贴富二代标签

开着奔驰 跑车、背着爱马仕包、戴着香奈尔项链、拿着苹果手机、穿着刚从香港“血拼”回来的时装,精致的妆容、悉心的搭配,23岁的艳艳来到记者面前。

艳艳老家在安徽,父母在北京做服装批发生意,还在广东开了加工厂,积累了大量财富。在北京学了5年表演后,艳艳待在家里过起了“啃老”的日子。“爸妈不想让我进娱乐圈发展,觉得不适合我,他们只想让我快乐地生活。”艳艳说。

艳艳住在北京中央商务区附近,她每天的生活是睡到自然醒,仔细打扮后,要么出去做美容、按摩,要么约好友逛街购物、看电影、唱卡拉OK。她最常做的事是研究服装新趋势和化妆技巧。艳艳在外消费全部刷信用卡,60万元的信用额度让她基本不用担心自己的消费会被“卡”住。今年春节前后,艳艳去了两次香港,50多万元的消费,已经全由父母“报销”。

总体上看,艳艳似乎符合人们对“富二代”的全部印象,但她却不希望被贴上“富二代”的标签。

“现在社会有种误解,一说‘富二代’就是那些不好的事儿:败家、炫富、飙车撞人……这只是个别现象。”艳艳说,“我们的父母在创业过程中吃了很多苦,他们不希望我们再过同样的生活。如今,经济条件好了,父母让我们吃得好一点、穿得好一点、住得舒适一点,应该没什么错吧。”

他的生活:豪宅 靓车好工作

他的内心:赢在起跑线未必胜在终点

杨思臣,今年28岁,籍贯浙江温州,父亲是一名房地产商人,资产有几亿元。还在杨思臣读书时,家里就在北京海淀区给他买了一套复式结构的房子,后来还买了一辆奔驰、一辆路虎

金融硕士毕业后,经过父亲朋友的推荐,杨思臣进入北京一家国有企业从事专户理财

虽然生活和工作都已经被安排好了,但杨思臣也坦承,和他一样家庭出身的孩子也有烦恼,普遍感觉心很累。像他这样在外面闯荡的,会害怕自己发展不够快,害怕被淘汰,学习压力很大,时刻不敢懈怠;那些在家族企业里工作的,年纪轻轻可能就被安排在很重要的岗位上,他们要比别人更加不能犯错,因为一个决策失误可能会给整个家族带来颠覆性的损失。他们的日子并不轻松。

家里的财富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杨思臣说,财富会提供一个平台。这个平台可以让他在年纪很轻的时候就接触到高层次、大场面,从小会培养出一种见识和气度。对所有出身富裕之家的孩子而言,这个平台可以充分挖掘天赋,施展他们的才能。

杨思臣的说法印证了一种观点,即:“富二代”脚下是金子做的垫脚石,父辈的财富和资源会让他们在发展竞争力上强于普通人。但杨思臣觉得,人生是一场长跑比赛,赢在起跑线上的人未必是最终取得胜利的那个人。后天的努力以及自己能力的提升都很重要。

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主任龚维斌认为,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的需求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由于收入条件、生活经历等不同,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需求会有较大差异。对此,应该正确面对,不要让“身份标签”成为价值判断的主要依据。

他认为,经济在发展,富二代本身无可厚非,关键是要看社会流动的机会是否公平合理。他提出,直面“二代”现象,首先我们应正视现实,科学理性地分析社会流动中存在的问题,既不要漠视、掉以轻心,也不要情绪化地夸大、惊慌失措。如果在代际传递中把那些通过自身努力、合法致富的“富一代”全都变成“穷二代”,这也是不可取的。

他指出,“二代现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底层社会向上流动的机会减少,看不到提升社会地位的希望。

 

引用地址:

 

发布留言

 

Links: BaiDu | GooGle | BING | webQQ | iFeng | SkyCN | 360 | TuDou | PcOnLine | Wikipedia | GuoXue | PKU | eshukan | ZGww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