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宋笔记
原书名: 全宋笔记
原出版社:
作者: 朱易安,傅璇琮 等主编
出版社: 大象出版社
《全宋筆記》第一編目錄
第一册:
北夢瑣言
第二册:
清異錄
三楚新錄
賈氏譚錄
洛陽搢紳舊聞記
南唐近事
江南餘載
江表志
第三册:
廣卓異記
江南野史
五國故事
王文正公筆錄
第四册:
南部新書
近事會元
江南別錄
釣磯立談
丁晉公談錄
第五册
錦里耆舊傳
宋景文公筆記
碧雲騢
儒林公議
江鄰幾雜志
文正王公遺事
筆説
歐陽文忠公試筆
歸田錄
第六册:
湘山野錄
玉壺清話
東齊記事
御試備官日記
春明退朝錄
第七册:
涑水記聞
温公瑣語
第八册:
孫威敏征南錄
韓忠獻公遺事
蜀檮杌
曾公遺錄
第九册:
東坡志林
(補錄)商刻東坡志林
仇池筆記
漁樵閑話錄
龍川畧志
龍川別志
第十册:
麈史
晁氏客語
楊公筆録
王氏談録
青箱雜記
呂氏雜記
月河所聞集
《全宋笔记》第二辑10册目录
第一册
茅亭客话 黄休复
道山清话 佚名
寇莱公遗事 佚名
家世旧事 程颐
孙公访圃 孙升
国老谈苑 夷门君玉
画漫录 张舜民
第二册
青琐高议 刘斧
第三册
梦溪笔谈 沈括
补笔谈 沈括
续笔谈 沈括
第四册
渑水燕谈录 王辟之
文昌杂录 庞元英
谈薮 庞元英
海岳名言 米芾
画史 米芾
画史 米芾
第五册
续世说 孔平仲
珩璜新论 孔平仲
谈苑 孔平仲
第六册
闻见近路 王巩
甲申杂记 王巩
随手杂录 王巩
后山谈丛 陈师道
萍洲可谈 朱或
侯鲭录 赵令时
第七册
明道杂志 张来
师友谈记 李
钱氏私志 钱世昭
岳阳风土志 范志明
闻见录 邵伯温
第八册
东轩笔录 魏太
丰清敏公遗事 李朴
泊宅编 方勺
青溪寇轨 方勺
燕魏杂记 吕颐浩
第九册
宜州家乘 黄庭坚
冷斋夜话 惠鸿
遵尧录 罗从彦
麟台故事 程俱
严下放言 叶梦得
玉润杂书 叶梦得
第十册
石林燕语 叶梦得
石林燕语辨 汪应辰
避暑录话 叶梦得
全宋筆記 第三編 目錄
第一冊 彭 □ 《墨客揮犀》
彭 □ 《續墨客揮犀》
李格非 《洛陽名園記》
高晦叟 《珍席放談》
張 禮 《逰城南記》
第二冊 王 讜 《唐語林》
第三冊 王欽臣 《王氏談錄》
蘇象先 《丞相魏公譚訓》
章炳文 《搜神秘覽》
何 蘧 《春渚紀聞》
第四冊 孫宗鑒 《西畲瑣錄》
黃伯思 《東觀餘論》
黃朝英 《緗素雜記》
夏少曾 《朝野僉言》
第五冊 李 剛 《靖康傳信錄》
李 剛 《建炎進退錄》
李 剛 《靖炎時政記》
陳 東 《靖炎兩朝見聞錄》
無名氏 《建炎復辟記》
第六冊 呂本中 《師友雜誌》
呂本中 《紫微雜說》
趙 鼎 《家訓筆錄》
趙 鼎 《辯誣筆錄》
趙 鼎 《建炎筆錄》
趙叔問 《肯綮錄》
馬永卿 《懶真子》
第七冊 朱 弁 《曲洧舊聞》
鄭剛中 《西征道里記》
洪 皓 《松漠紀聞》
蘇 籀 《欒城先生遺言》
龔明之 《中吳紀聞》
第八冊 徐 兢 《宣和奉使高麗圖經》
施德操 《北窗炙輠錄》
第九冊 張邦基 《墨莊漫錄》
蔡 絛 《鐵圍山叢談》
第十冊 朱 翌 《猗覺寮雜記》
侯延慶 《退齋筆錄》
徐 度 《卻掃編》
曹 勳 《北狩見聞錄》
孔 傳 《東家雜記》
全宋筆記 第四编 亦将于今年(2008)出版
综观该书第一编,笔者发现该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该书在科学的界定“笔记”含义的基础上,尽可能辑录宋人所撰的笔记,真正的体现全宋笔记的“全”的特点,避免出现挂一漏万和杂乱无章的现象。编纂者坚持“笔记”乃“随笔记事而非刻意著作之文”,限于收录“宋人著述的笔记专集”,而不包括“未成专集的、散见的单条笔记”,也不包括“题材专一、体系结构坚密的专集”,如“专门的诗话、语录、谱录类的茶经、画谱、名臣言行录、官箴等”,当然更不包括逐条叙述故事之类的小说和传记。将该书与20年前台湾新兴书局有限公司出版的《笔记小说大观丛刊》(1984年6月)相比,后者虽然收录了许多宋人笔记,但缺点一是宋人笔记与小说、谱牒、通俗演义、诗话杂糅,二是有些版本不精。当然笔者只是从宋人笔记的角度评判此书,并不否定它的总体文献价值。将该书与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历代笔记小说集成·宋代笔记小说》(1995年2月)比较,后者的缺点:一是收录的宋人笔记仅188种,有些重要笔记不知何故没有纂入,如洪迈《容斋随笔》、周密《癸辛杂识》、周《清波杂志》、王观国《学林》、岳珂《木呈史》、罗大经《鹤林玉露》、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欧阳修《归田录》、何《春渚纪闻》、彭某《墨客挥犀》(已纂录《续墨客挥犀》十卷)、赵令田寺《侯鲭录》、叶梦得《石林燕语》、陆游《老学庵笔记》、龚明之《中吴纪闻》等。缺少了这些笔记,便难以反映两宋笔记的全貌,令人深以为憾。同时,后者所编宋人笔记小说目录错讹颇多,如《燕翼诒谋录》的著者王木永误作“王泳”,《丁晋公谈录》的著者丁谓误作“丁渭”,《宋景文公笔记》的著者宋祁误作“宋祈”,《萍洲可谈》的“洲”误作“州”字,《己酉避乱录》的“己”误作“已”字,《昼帘绪论》的“昼”误作“书”字,《鼠璞》的作者戴埴误作“戴植”,《养疴漫笔》的著者赵氵晋误作“赵氵晋录”,《负暄野录》的著者陈误作“陈”,等等。
其次,该书大多数宋人笔记系首次经校勘和标点提供世人阅读,体现了“新”的特点。在该书第一编的49种笔记中,已经由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点校出版的有13种,而此次新点校出版的有36种,占总数的百分之七十三多。这些首次点校出版的宋人笔记中,比较重要的有张洎《贾氏谭录》、王曾《王文正公笔录》、宋祁《宋景文公笔记》、江休复《江邻几杂志》、曾布《曾公遗录》、苏轼《仇池笔记》、题苏轼《渔樵闲话录》、晁说之《晁氏客语》、王钦若《王氏谈录》等。这些笔记有的尽管篇幅不多,但其内容涉及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生活习俗等,为后人留下了颇有价值的史料,弥足珍贵。
再其次,该书与此前点校出版的宋人笔记相比,具有比较“准”即点校较为准确的特点。参加该书的整理点校者大都是在中国古代史和古代文学领域,尤其是唐、宋文学和史学方面研究成绩卓著者,虽然不敢过誉为极天下之选,但堪称一流人选。仍以第一编为例,其中尤以整理点校《东坡志林》、《仇池笔记》、《渔樵闲话录》、《龙川略志》、《龙川别志》等的孔凡礼先生,《涑水纪闻》的整理点校者邓广铭和张希清教授,《南部新书》和《近事会元》、《钓矶立谈》、《丁晋公谈录》的整理点校者虞云国教授,《孙威敏征南录》等的整理点校者黄纯艳教授,等等,都是在宋代历史或宋代文献研究方面有口皆碑的专家。由此足以保证该书的整理和标点、校勘以较高的质量呈现在读者面前。比如此前出版的释文莹《湘山野录》(中华书局,1984年版)存在一些标点错误,如卷中原作“仆射相国王公至道,丙申岁,为谯幕”(第23页),误将宋太宗的最后一个年号“至道”当作“仆射相国王公”的名讳。此次便加以纠正,改为“仆射相国王公,至道丙申岁,为谯幕”。又如宋敏求《春明退朝录》(中华书局,1980年版)卷上原作:“开宝八年十一月,江南平留,汴水以待李国主舟行。”(第5页)此次也改正为“开宝八年十一月,江南平,留汴水以待李国主舟行。”这些进展都是有目共睹的,从而得以保证该书点校的质量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总之,《全宋笔记》是中国宋代文史学界继《全宋诗》和《全宋文》后第三部大型总集,尽管目前初结硕果,只出版了第一编,且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错标、断句舛错等缺点,但按照编纂者的计划,全书约分10编,用五六年的时间全部完成这项工作,笔者相信,随着编纂者逐渐积累经验,点校者逐步提高水平,届时一定会将一部全新的高质量的文献总集奉献给广大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