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April-25th
 


夷堅志

夷堅志
 概述
  《夷堅志》是南宋筆記小說集。書名出自《列子.湯問》:《山海經》爲"大禹行而見之,伯益知而名之,夷堅聞而志之。"大意是指《山海經》中的故事是大禹看到的,伯益取的名,夷堅聽說後記載下來了。可見洪邁是以夷堅自謂,將其書比作《山海經》。全書原分初志、支志、三志、四志,每志按甲、乙、丙、丁順序編次。著成甲至癸二百卷;支甲至支癸、三甲至三癸各一百卷;四甲、四乙各...

阅读全文>>

 

蓍、策、爻、筮之本义

二:蓍、策、爻、筮之本义
二:蓍、策、爻、筮之本义
朱熹的《周易本义·筮仪》载:“蓍(读shi阴平)五十茎,韬以纁(浅红色)帛,贮以皂囊,纳之椟中。”这里所提的50根蓍茎是筮者的用具,蓍是指蓍草,它是一种高大的草本植物,又称为锯齿草,我国南方俚语称之为“巴茅”,它的茎直立,穗端茎杆长且直,粗细如圆筷,用刀横切成节,即可作筮用的蓍茎。
这种蓍...

阅读全文>>

 

建安七子之---徐幹

徐幹简介
徐干(170~217),汉魏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字伟长。北海郡(今山东昌乐附近)人。少年勤学,潜心典籍。汉灵帝末,世族子弟结党权门,竞相追逐荣名,徐干闭门自守,穷处陋巷,不随流俗。建安初,曹操召授司空军师祭酒掾属,又转五官将文学。数年后,因病辞职,曹操特加旌命表彰。后又授以上艾长,也因病不就。建安二十二年(217)二月,瘟疫流行,□亦染疾而亡。

徐干一生,以"清玄体道"著称。在创作方面,则以诗、赋、散文见长。

阅读全文>>

 

古籍中常见的古纸种类与制法

传统的古纸, 其分类较为繁杂,造纸原料的不同可分麻纸、棉纸、皮纸、竹纸等( 按年代的不同可命名为宋纸、元纸、明纸、清纸等, 或更具体地称之为嘉靖纸、乾隆纸等( 按纸的形态的不同可称之为硬黄、罗纹、棉纸、蚕茧纸、玉版宣等( 以产地的不同可称之为宣纸、开化纸、麻沙纸、高丽纸等( 以用途的不同可命名如写经纸、藏经纸、对联纸等) 下面介绍按造纸原料分类的几种纸。

 

1、麻纸

我国古代造...

阅读全文>>

 

《中华古今注》 五代·马缟

五代•马缟著。马缟,字里不详。唐末以明经及第,又举拔萃科。后梁时为太常修撰,累历尚书郎,参知礼院事,迁太常少卿。此书以考证名物制度为主,体例与崔豹《古今注》大致相同,二书部分内容重复。此书版本甚多,主要有《百川学海》、《古今逸史》、《说郛》、《丛书集成初编》、《古今逸史》诸本。

《中華古今注》 五代· 馬縞

 序

   昔崔豹《古今注》博識雖廣,殆有闕文,洎乎廣初,莫之聞見。今添其注,以釋其義,目之為《中華古今注》,勒成三卷,稍資後後,請益前言雲爾。 

卷上

阅读全文>>

 

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中国古典文献学

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中国古典文献学

国学基础知识(150分)

一、             简答题(60分)

1、 列出阮元主持较刻的《十三经注疏》中的十三经注疏作者。(13分)

2、 清人研究经学的成果十分可观,试写出其中五种书著作及其作者。(5分)

3、 《史记》三家注具体指的是什麽...

阅读全文>>

 

各校古典文献学试题

【宋】姜夔 

  淳熙丙申正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壁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写一篇不少于1500字的评论。 
 

阅读全文>>

 

正統道藏電子文字資料庫

正統道藏電子文字資料庫
正一部(CH08)
三洞群仙錄

經名:三洞群仙錄。二十卷。宋陳葆光撰。底本出處:《正統道藏》正一部。參校本:《重刊道藏輯要》本。
 
三洞羣仙錄卷之十五

正一道士陳葆光撰集

 

河公道尊,元君仙最。

 《神仙傳》云:河上公者,莫知其姓名也,漢孝文帝時結草為庵于河上,常讀《老子》經。文帝好《老子》之言,遣人齋不解之義問之,公曰:道尊德貴,非可遙問也。帝即駕乘而從之,乃下車稽首問其奧義,公曰:常以百姓心為心也。
 《雲岌七籤》:任生隱於嵩山讀書,一夕見黃衣人執手牒追去曰:子命已盡。約行數十里,幢節嬸蓋迆邐不絕,有女子乘翠筆,侍衛數十人,黃衣者與生辟易隱於牆下,女子遙見,問何人,黃衣具以實對。女子取牒視之曰:今既相遇,不能無情。索筆判云:更與三年。生再拜謝之,因問使者,黃衣云:此三素元君,仙之最貴也。生果再甦,後三年乃卒。

麟伯屋穿,紫霄石碎。

 

阅读全文>>

 

誠齋雜記

巴斯光年  錄校

底本據津逮秘書本,以宛委山堂《說郛》(卷三十一)本為校本。


誠齋襍記敍

余家藏《誠齋襍記》,記事甚奇,目所未見者什九,第不著集者姓名。近覽《狐穴餘編》,有會(嵇)〔稽〕林太史載卿者,少好程朱之學,以誠意為入道之要訣,故額其齋曰誠。後在翰苑,與同官不相中,遂挂冠而歸,鬱鬱不自得,廼日事歌舞暢飲,無復有用世志矣。其所著書并詩文凡十二種,《襍記》其一也。秖以其中多艷異事,非宿士所宜述,故遂隱其名。昔孔子刪詩,淫奔仍載;釋迦説法,摩登弗遣,安在其諱?且君子之過如日月之食,況非過乎!故特表而出之,使後世君子知太史之厚于才而薄于位,不得已而逃于是,與魏之信陵共稱之也。是為序。太史諱坤,字載卿。丙戌嘉平望日,永嘉周達觀撰。

阅读全文>>

 

“好巫尚鬼”的傳統與東南民間信仰

自古以來,東南民間信仰特別發達,林立的宮廟、成百上千的神靈、頻繁的宗
教活動、衆多的信徒構成閩台民間信仰的基本內容。東南民間信仰的産生和發展,
在深受中華文化傳統的影響的同時,與閩臺地區的自然、社會、歷史等密切相關,
其中,閩越族的“好巫尚鬼”的傳統,與東南地區民間信仰的關係至爲密切,本文
就此問題作初步探討。
秦漢之前,中國大陸東南爲百越族的聚居地,《漢書》載:“自交趾至會稽七八
千里,百越雜處,各有種姓。”

越族在文化上的重要特徵之一是“信鬼神,好淫祀。”

巫術在越族中十分流行,且名揚天下,連漢武帝也深信不疑。《史記》記載:“是
時,(漢武帝)既滅兩越,越人勇之乃言‘越人俗鬼,而其祠皆見鬼,數有效。昔東
甌王敬鬼,壽百六十歲。後世怠慢,故衰耗’。乃令越巫立越祝祠,安台無壇,亦
祠天神上帝百鬼,而以雞卜。上信之,越祠雞卜始用。”

漢代,百越建立的國家雖然相繼被滅亡,但越人的“好巫尚鬼”的傳統並沒有
退出歷史舞臺,而是與陸續從中原傳來的漢族的巫術相結合,相沿成習,《後漢書》
載:“會稽俗多淫祀,好筮卜”。

《隋書》說:“江南之俗,……信鬼神,好淫祀。”

宋代福州“每一鄉率巫嫗十數家。”

泉州也是“華刹淫祠,山僧野覡,無處無之。”

直至明清時期,好巫尚鬼之風在東南地區猶盛,有關文獻記載頗多。以浙江爲例,
如:明代浙江嘉興“……然而信巫鬼,崇異教,豈舊習未革歟。”

平湖也“信巫
鬼,重淫祀。”

常州“信鬼神,好淫祀”。

溫州“多敬鬼樂祠”。

光緒《縉雲
①《汉书》卷28《地理志》。
②《汉书》卷28《地理志》。
③《史记》卷28《封禅书第六》。
④《后汉书》卷41《第五伦传》。
⑤《隋书》卷31《地理志》。
⑥梁克家《三山志》卷9《公廨类三·诸县祠庙》。
⑦干隆《德化县志》卷8《祠宇志》。
⑧宏治《嘉兴府志》,转引自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上篇卷3,浙江,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5月,
第14页。
⑨宏治《嘉兴府志》,转引自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上篇卷3,浙江,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5月,縣誌》說:“信鬼尚巫,雖士大夫之家亦不免”。

至今,有些偏僻地區迷信巫術的
風氣猶然,據調查,浙江三墩村吳家蕩的村民中,“全然信巫者,占百分二十;亦
信亦不信者,占百分之七十;不信者,占百分之十。”

阅读全文>>

 
 

Links: BaiDu | GooGle | BING | webQQ | iFeng | SkyCN | 360 | TuDou | PcOnLine | Wikipedia | GuoXue | PKU | eshukan | ZGww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