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May-18th
 

西乡的来历

深圳市宝安区西乡镇:南头之西

  明朝东莞所城(今南头城)建成之后,西乡就逐渐形成。原住民多姓陈,据张一兵博士介绍,他们是南山陈氏分支,分居到此,因村子位于南头城西面,就以南头城为坐标,命名西乡。

  现在,西乡陈氏后人已不多。据嘉庆《新安县志》记载,明末进士张家玉带领反清复明的队伍,从广州、东莞撤退到西乡,与乡绅陈文豹会合。寡不敌众,被清军镇压,陈文豹死在战役中,家族被满门抄斩,陈姓族人陆续他迁……

  西乡一条巡抚街,因巡抚庙得名,它联系着深圳古代史上最大的一次移民潮。容达贤先生介绍,清初,朝廷将东南沿海居民内迁50里,新安县并入东莞县,原广东巡抚王来任冒死上书,力陈迁界之害,康熙八年,朝廷下令复界,恢复新安县,并以优惠的招垦政策,吸引大批客家人迁入,推动了深圳东部地区经济、文化迅速恢复和发展。复界后,新安县百姓在西乡修建了“巡抚庙”,即今天的“王大中丞祠”,又命名巡抚街,以纪念为民请命的王来任。

  西乡是农副产品的集散地,布匹、棉纱、火水(煤油)的中转站,有一条兴隆街,1950年改名为真理正街,后街则被改名为真理后街,均沿用至今。常盛街则从旧的兴隆街至河西街,取的是“经常繁荣昌盛”之意。

  因西乡河从境内流过,河东路、河西路就因地理位置得名,原名分别为坑边、坑砂。

汉中市西乡县:张飞故乡

 张飞,刘备义弟,五虎大将中第二位。字翼德,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少时即与关羽共事刘备。曾在虎牢关与关羽、刘备一起迎战吕布。长坂坡桥头上一声吼,吓退曹操百万军。葭萌关夜战马超,巴西大战张郃,一支丈八蛇矛勇冠三军。刘备入川以后拜为本骑将军。公元二二一年为替二哥关羽报仇,同刘备起兵攻伐东吴。临行前,因鞭挞士卒被部将范疆、张达刺杀,死时只有五十五岁。后人有诗叹道: 

  安喜曾闻鞭督邮,黄巾扫尽佐炎刘。
  虎牢关上声先震,长坂桥边水逆流。
  义释严颜安蜀境,智欺张飞定中州。
  伐吴未克身先死,秋草长遗阆地愁。

  由于张飞在西乡、镇巴一带立有赫赫战功,章武元年(公元二二一年),刘备提张飞为车骑将军,后来借地寄封张飞为“西乡侯”(张飞原籍河北涿郡的西乡,当时在曹魏政权控制之下)。晋太康元年(二八一年),司马炎统一全国,才正式命名张飞之封地为西乡县,属汉中郡。 

    其实西乡最早的县名叫南乡县。三国时(公元221年)从当时的城固县分出,因为在城固的南边,所以叫南乡县,辖地包括现在的西乡和镇巴。 
公元221年(蜀汉昭烈帝章武元年),张飞被刘备封为西乡侯。因为他的家乡涿郡西乡(今北京房山一带)在曹魏统治下,由于扬名乡里是封建社会封爵的惯例,所以刘备借地封侯,以原籍之名,寄食采地于南乡。 
    晋太康二年(公元281),晋武帝因张飞曾封西乡侯于此,故改南乡县为西乡县。


    县内有张飞题名的“飞凤山”。飞凤山在汉中市111公里的西乡县城西的午子山侧。峰峦凌空耸拔,有凤飞欲翔之势;山巅有稀世针叶树-白皮松,又如飞凤之羽毛。临河的石崖上刻有“飞凤山”三字,自上而下,每字直径约一米,字体为三国时代流行的“八分书”。相传是张飞于建安二十四年(公元二一九年)由巴中挥师北上,迎击曹真于巴蜀边境大获胜利,曹军败退,张飞直追出午子山口。至此,心旷神怡,触景生情,遂用丈八一长矛在山崖上书写的。“飞凤山”由此得名。 

  “飞凤山”三个字是否张飞手迹,众说纷纭。因为一般人对张飞印象是个大老粗。据有的同志考证,在《佩文斋书画谱》中明代杨升庵所记:“涪陵有张飞《刁斗铭》其文字甚工,飞所书也。”刁斗是古代军营中的一种炊具,白天用来煮饭(能容一斗米),晚上吊空,遇着情况,敲击之,便可报警。《刁斗铭》的字体系金文(钟鼎文),是商周至战国时常用的一种文字。张飞能工于此书,肯定对古代文字是有造诣的。另外,据明人陈继儒所记:“飞不独有‘八分书,《刁斗铭》’在流江县(今四川渠县)也有张飞手书‘纪功题名’云:‘汉将军率精卒万人,大破贼首张郃于八氵蒙,勒马立铭’”。他能骑在马上举笔在崖壁上直书胸臆,可见其书法的功夫是非凡的。另据清人陆章《望江楼笔记》所载:在常德附近的山上有张飞所书“戎马歌”,书法刚劲,挥洒自如。可见“飞凤山”三字是张飞手迹无疑。 

  史谓张飞“万人之敌,为世虎臣”。他不仅在攻取西川时,收服了远谋深算的老将严颜,雒城会师时,竟跑在诸葛亮的前头。而且连有名的魏将张郃也是他手下败将,可见张飞不但是一位书法家,而且是智勇双全,粗中有细,具有儒将之风的帅才。

西乡县,三国时期张飞封地,张飞封西乡侯,后改为南乡县,晋太康二年(公元281年)恢复为西乡县,含西乡、镇巴两县地方,西乡与夔州(奉节)的东乡相对而称名的。

其实西乡最早的县名叫南乡县。三国时(公元221年)从当时的城固县分出,因为在城固的南边,所以叫南乡县,辖地包括现在的西乡和镇巴。
公元221年(蜀汉昭烈帝章武元年),张飞被刘备封为西乡侯。因为他的家乡涿郡西乡(今北京房山一带)在曹魏统治下,由于扬名乡里是封建社会封爵的惯例,所以刘备借地封侯,以原籍之名,寄食采地于南乡。
晋太康二年(公元281),晋武帝因张飞曾封西乡侯于此,故改南乡县为西乡县。

西乡县城的变迁
东汉:因班超平定西域有功,封定远侯,其食采之邑就在本县境内。在泾洋河(古称洋水)畔建立了平西城(又名平阳城或定远城)。原址在今天古城一带。这是西乡最早的建城记录。
南北朝:县城迁往峡口,此时县名改为“丰宁县”,县城亦称为“丰宁城”。
隋:由峡口迁至蒿坪山之阳(今四季河),一直到元,西乡县城一直在此。
元:由于南宋末年遭蒙古铁蹄的蹂躏,城池被毁,县城由四季河迁到牧马河畔现在县城的所在地。

历史上西乡曾用过的县名:
南乡县:三国至晋
西乡县:晋至南北朝
丰宁县:北魏
洋州:北魏至隋(州治原在四季河后迁往现在的洋县)
洋川:隋至唐
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后以后县名没有变化。

西乡与镇巴的关系:
从三国一直到清前期,西乡和镇巴一直都是一个县,即西乡县。清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为了镇压白莲教起义,析县东南二十四地为定远厅(相当于副县级)。民国元年(1912年)镇巴正式脱离西乡,成为镇巴县。

由上述材料可见,深圳的西乡与汉中的西乡两者之间并无联系。

描述: 日落西乡

图片:


描述: 木耳架

图片:


描述: 买早点

图片:


描述: 板车买菜

图片:


描述: 茶园

图片:


描述: 樱桃沟

图片:


描述: 路边的蚕豆也茁壮

图片:


描述: 午子山

图片:


描述: 刚采摘的午子山茶

图片:


描述: 午子山上三清观

图片:


 

西乡行记

  对茶乡的向往有一百年还要久,久远的向往像在心里栽下的一棵小树,越长越高越长越壮。山花烂漫的春天我来到美丽灵秀的茶乡----汉中西乡。

一、     山中行

  咸阳—汉中,同为陕西辖属的两个城市,一道秦岭将它们遥遥分离,重重山脉分隔出两方截然不同的天地。   山中穿行,崇山峻岭在身边呼啸而过,像热情的西北壮汉红着脸膛,梗着脖颈,张开怀抱迎接进山的人们。茂密的山林是他们的头发、胡须。开满山坡的野花是他们唇边飘香的美酒。缠缠绕绕的溪流是他们多情温柔的女人。河滩里大大小小泛着白光的石头是他们健康淳朴的孩子。   远望群山,近绿远黛,颜色渐次深浓,像水墨丹青层层晕染的风景。少时望山,总想知道山的后面是什么样子,藏着什么可爱的宝贝?望着重重相叠的群山,不知道一重又一重的老山里发生着怎样的神奇故事?那一道道山峰交叠的沟壑里住着神仙吗?神仙又是什么样子?   也曾上过山,却没有登上峰巅的勇敢,走了很短的路,就以为站的很高,已经走过的地方是世界的全部,没有攀登更高,没有站在高高的顶峰环顾四野,领略一览众山小,更无法回头俯拾山后的风景。   山中穿行,山路盘盘绕绕,像铺向远方的用无止尽的绸带,更像女人多情缠绵的双手抚过大山的山脚山腰山顶,山顶山腰山脚,路没有尽头,爱没有停歇,女人的柔情随盘绕的山路漫溯。一山又一山,一岭又一岭,山和山相似,路和路不同。   大山的故事,是男人和女人的故事,是生命的传说。

二、     夜访山乡人家

  傍晚,我们到达目的地,美丽的茶乡----西乡县。   西乡最早的县名是“南乡”,之所以叫“西乡”,全都因了张飞的缘故。公元221年,刘备派张飞驻守南乡,张飞的家乡在涿郡西乡(今北京房山一带),曹魏时期,扬名乡里是封建社会封爵的惯例,所以刘备借地封侯,以张飞原籍之名封他为“西乡侯”。公元281年。晋武帝因张飞曾封西乡侯,改南乡县为西乡县。   一进西乡境内,一个个美丽故事,就像沿途点缀的珍珠,随着每一个村庄的名字闪烁奇异的光彩。苦竹村、马踪村、铜车村、枣园村、柳树村等等,每个村庄都有一个美丽的故事,就像每座大山都有爱他们的女人一样。   西乡四面环山,归属巴山,县城在群山腹地,一条沙河依傍流过。一过秦岭,南北两地的差别就像手背和手心一样明显。西乡的山,连绵成片,山无峻势多秀多姿,土壤肥沃,出产丰富。如果,将秦岭比做壮硕威武的大哥,那么,巴山就是精干利索的小弟,隐藏着深不可测的智慧。西乡的水缠绵悠远柔韧持久,精灵一样,绕着巴山绕着西乡,养育这一方土地的生灵,就像美丽勤劳的西乡女子。   在县城安排好住宿,我们就随西乡美女小珍前往她家,看望她住在山沟里的父母。我们踩着太阳下山的脚步进山,渐渐昏暗的天空点燃我们的新奇,也传达着淡淡的神秘气息。很窄的山沟里,生机勃勃。修茸整齐一洼一洼泛着水光的稻田,添满菌种人字型搭起的青冈木耳架,水波荡漾的鱼塘,果实饱满的油菜,碧绿的麦地,珍宝一样陆续展现在我们眼前。两边的小山一架接一架,满山的葱茏茂盛,借着傍晚的微光一寸不拉地进入我们的视线。   沟窄,住的人家很少,过一两架小山,能看见零落的一两户人家,没有成片的村庄。顺沟行走,远远望去,一片绿色,像无人居住的世外仙境,不经意间,沟道里现出一两座土坯房,闪着黄昏刚刚燃亮的灯火,恍惚中像西游记里想吃唐僧肉的妖精瞬间变幻出的。   从沟口进去,走了大约十来分钟,就到小珍的家。房子靠山而造,门前一条小路,一边是鱼塘,一边是油菜地。小珍的父母四十多岁的年纪,家里还有一个妹妹和两个来玩耍的亲戚孩子。   房子是老土房,小珍父亲说,已经在离沟口稍近些的地方卖了庄基地,准备盖新房。我问,为什么不在公路边或离县城更近的地方盖房子。他说,住在沟里照看庄稼方便。我们一路上来的近一半山地和他家房后的小山都是他家的。他家里养着猪、兔、鸡、鱼,种着水稻、小麦、木耳、油菜。问他,一年的庄稼能收入多少?他答:一万左右。盖一座新房需要多少钱?三、四万元。   满山满沟的庄稼辛苦一年才可以换回一万元?   小珍家一共三间房,左边一间,门半关着,像仓库堆着东西,中间一间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高高的土墙上挂着几吊腊肉,右边的一间前后分成两间,我们坐在前面的半间,一台旧电视,一个歪斜的大立柜,一张铺盖很简单的床,一张废横幅钉在墙上充当墙围子,一张很旧的三斗桌,桌上旧茶缸里插着一把很香很香的兰花。   小珍的父母曾经在内蒙打过工,也曾想把两个孩子带到那里生活,可不知为什么几年前又回到了生养他们的故乡。是割舍不下的乡情?是不适应外面的世界?   夜色中我们离开小梅家,四周黑洞洞静悄悄,小珍的父亲举着手电筒送我们。走在手电筒的光影里,我想起一个多年前,让许多城里人笑破肚皮的笑话,山乡人给人炫耀自己唯一的家用电器----手电筒。想想已经留在我们身后的那间土房,进沟时的新奇赞美变成了深深的悲哀。我也回答了自己多少年想知道的一个问题,山里面并不是住着神仙。尽管手电筒已经不再是小珍家唯一的“家电”,可是,和都市繁华奢靡的生活比起来,和我们别墅汽车出国旅游的欲望比起来,他们的距离遥远的像隔着两个世纪,一万座大山。

三、     西乡的早晨

  西乡的早晨是被小鸟的鸣唱叫醒的,昨天一路劳顿,大家约好八点集合,好好休息。听见鸟叫我怎么也睡不着了,和同室的女友一起走上大街,感受西乡的早晨。   街上没有什么人,不像我们居住的城市,到处都有晨练的老人,挥刀舞剑,敲腰鼓跳集体操,在车来车往的街边呼着废气,抢回自己的一点健康。   西乡的早晨静谧安逸,街道上飘散着花香,湿润的空气清甜静爽。   早点铺早就开门了,烙烧饼的,蒸米皮的,做菜豆腐的,操作都在店门口,远远的就能闻见香气,望见忙碌的身影。   陆陆续续,有挎竹筐,推平板车的男男女女从不同方向走向集市,筐里和车上都是摆放整齐,摘洗干净的新鲜蔬菜。走进菜市,长长的巷子全是放在竹筐或板车上的蔬菜。买菜的老人妇女居多,每家菜的数量很少,都是自家在房前屋后田边地垄小量种植的。真正的绿色无公害蔬菜。不像我们平时吃的大规模种植的用农药、化肥甚至避孕药务弄的蔬菜。菜的种类除了我们常见的蒜薹莴笋黄瓜,还有当地特产竹笋蚕豆豌豆鱼腥草等等。   八点钟,大家吃过热米皮菜豆腐,启程上茶山。   西乡的山小,茶园规模也小,分散在各个山头,依山势错落栽种。在电视上看过茶山,也不知是那里的,脑海中留下大片碧绿的梯田一样的记忆。西乡的茶园没有那样大的规模,和她的女人一样精巧秀气。   茶一年四季可以采摘,但是冬季采摘会伤了茶树,因此,一年只采三季。茶树远看很像冬青树,近看就可以发现它们的不同,茶树的叶子更嫩更薄,叶子形状也修长些。茶树不断地生新叶,不断地采摘,树冠上有黑黑的干枝也有嫩绿的新芽,不是满树囫囵的绿。   茶园的早晨像新生的婴儿一样清爽洁净,薄薄的雾水在茶树上闪着明亮纯净的光,淡淡的雾嶂远远地笼罩着茶山的早晨,沟坡里偶尔点缀着几户看起来像神仙似的人家。   适逢赛茶节,大家可能都忙着准备赛茶会了,茶园里静静的没有一个人,我们在小珍的示范下笨拙地学着采茶,想象着满坡戴竹帽、背竹筐、穿蓝花衣裳的美丽茶女,在我们身边唱着茶歌,十指翻飞采茶忙。

四、     美丽的樱桃沟

  走进樱桃沟,你怎么也会忘了“樱桃好吃树难栽”的歌词。满山满沟的樱桃树仿佛专门为了批驳这句歌词一样,英姿飒飒地站在你的身前身后,远处近旁。西乡的水土好,土壤肥沃,土层比较厚,酸碱度适中,湖泊河流较多,满足了樱桃挑剔的生长条件,因此,在这里“樱桃好吃树难栽”应该改成“樱桃好吃更好看”。“樱桃好吃树难栽”也有了狐狸吃不上葡萄的嫌疑。   四月中旬,正是樱桃成熟的季节,但是我们去的稍有些早,大部分还是青果。樱桃沟的樱桃有野生也有人工种植,面积很大,十里坡万亩园,碧树连天。   据说,我们眼中娇贵的樱桃,是西乡最早开花的一族,有“东风第一花”的美誉。每当春寒料峭,百花孕育等待春暖之时,樱桃花已经满坡满沟地烂漫着,白莹莹粉朴朴把西乡的早春装扮的风情万种。   没有福气看到缨花的风姿,却有口福吃到早熟的樱桃。也许是西乡的土地神听到我们一路对他的不住赞美,也许是我们对西乡的那一份热爱感染了樱桃沟的神仙,就在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挂满青果的樱桃沟时,铁路边一片早熟的樱桃树出现在我们眼前。一颗颗晶莹透亮的果实,小灯笼一样三个一堆五个一伙挂在枝头,招惹的我们忘了不拿老乡一针一线的训诫,站在树下,手摘口尝享受樱桃的美味。好吃,好吃。我们边吃边叹,就像在自己的园子里一样优游自在,全然忘了自己是在窃取老乡的劳动果实。   不过也怪,满坡满沟的樱桃都没有人看管,除了游客也没有看到一个农人,不像北方农村的果园不是围着铁丝网,就是搭个棚子养条狗看着。西乡美女小珍说,我们这里的人厚道,随便吃点没关系的。这时,我又想起小珍在沟里独家独院的家,和我老家,那个常被左邻右舍翻墙破窗而入的老屋。

五、     子午道午子茶

  子午道是古时从长安到汉中的一条交通运输路线。也是汉中百姓给安居长安的帝君进贡的唯一途径。从长安出发南行30公里至子午谷,经碾子坪越秦岭至西乡南子午镇,然后折向西达汉中,全程11站,近350公里。   沿子午道行至西乡南12公里子午镇,自堰口镇渡泾洋河,可一看见三座削立的山峰,二支水流环绕而过。主峰就是盛产午子仙毫的午子山,山岭层峦苍翠;大、小二支峡水穿越谷壑,注入泾洋河,“午子山”素有陕南“小华山”之誉。山上有古代修建的午子观,周围2500余亩白皮松林木,姿雄色纯、云雾飘渺,据说,松树的皮是当年杨贵妃被风吹落的香粉染白的;“东方宝石”朱鹮也生栖在这里。据旧县志记载,这里是汉戚姬进香封轮的地方。   西乡产茶始于秦汉,盛于唐宋。历史上曾有:“男废耕,女废织,其民昼夜不制茶不休之举”的记载。据《明史食货志》记载,西乡在明初是朝廷“以茶易马”的主要集散地之一。   现代,西乡又以午子仙毫最为著名。午子仙毫创制于1984年,为半烘炒条形绿茶,鲜叶要求严格,制作精湛。鲜叶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经摊放、杀青、揉捻、初干、做形、烘焙六道工序而成。午子仙毫由于产自优越的自然条件,加之采制精细,形成了独特的品质。   该茶,观其形“一芽两叶,状似兰花”,赏其色“汤色碧绿、叶底嫩绿”,闻其香“栗味扑鼻、醇气四溢”,品其味“一口舌尖微苦、二口有甘润喉、三口颊齿留香”。难怪古人用这样的诗句赞美它:“杯拥茶而坐览千山万水,茶临杯而活观千姿百态;茶润喉品味栗香馥郁,肌骨轻两腋栩栩清风”。   “午子山下子午道,子午道上午子茶” 午子山因午子茶而闻名,午子茶因子午道而流芳。

六、     作别西乡

  我们匆匆的来,匆匆的走,周六早上九点从咸阳出发,周日晚上十点半回到咸阳,路上来回近十四小时的路程,再除去晚上休息十小时,对西乡的浏览只剩下很可怜的一段时间。走马观花,花也醉人,蜻蜓点水,水波阵阵。但是,留下的遗憾只有来日弥补了。看茶女采茶,观茶师杀青,下稻田插秧,摘木耳的黑耳朵……。   也许,遗憾才是最深刻的思念,遗憾才是西乡最牵人的召唤。   匆匆的我走了,正如我匆匆的来,我挥一挥手,作别美丽的西乡。  
西乡,我还会再来的。

 时间:2007年4月19日星期四  

 
标签: 西乡

引用地址:

 

发布留言

 

Links: BaiDu | GooGle | BING | webQQ | iFeng | SkyCN | 360 | TuDou | PcOnLine | Wikipedia | GuoXue | PKU | eshukan | ZGww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