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December-15th
 

浅说诸葛亮无功于客家

浅说诸葛亮无功于客家
杨清虎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2)

  [提 要] 诸葛亮是三国名臣,被誉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历代臣子之典范,他对三国鼎立和蜀国的发展都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现在的客家住区广泛存在着各种诸葛亮崇拜的现象,据此有人质疑:客家人应该崇拜诸葛亮吗?诸葛亮又是否有功于客家住区呢?针对这些疑问,本文略做论述。
  [中图分类号] k207    [文献标识码] A 
  

      在客家住区存在着各种信仰崇拜,其中的先贤崇拜现象非常突出。正如汪毅夫的《客家民间信仰》所说:“客家住区的先贤崇拜就有一个突出的现象:某地与本地无关的先贤也被纳入到崇拜的对象”[1],这种信仰延续了中国民间神祇庞杂无序的传统,客家民系信仰符合传统的中国民间诸神信仰的一般特征。《明史·礼四》关于“先贤”载有:“其四配称复圣颜子、宗圣曾子、述圣子思子、亚圣孟子。十哲以下凡及门弟子,皆称先贤某子。左丘明以下,皆称先儒某子,不复称公侯伯。”[2]可知,先贤重于德行,而非是否灵验,是否为政绩造福于后世。当然,诸葛亮属于先贤无疑。 
  黄典诚校注李元仲的《宁化志》序中说:
  邑中武德王庙祀诸葛武侯,先生据“非其鬼而祭之,谄也”,驳之曰:“无论武德王之封号无据,计武侯定蜀之日,吾宁荜路蓝缕,狐狸与居耳。去之四百余年,而黄连①始见子史。武侯于宁,何功何义,而祀之,非淫祠乎?武侯有灵,不歆此必矣。[3]”
可以看到,明末遗老李世熊认为:诸葛亮无功于客家住区。很多学者也肯定了这种观点,汪毅夫讲到:“作为名宦,诸葛亮在客家民间享受香火、受到崇拜,最初并非由于其‘德政劳绩’、而是出于其‘德行’。”[4]也就是说,诸葛亮在对客家人而言,只能算做乡贤,不能算作宦贤。那么,诸葛亮是否真得就无宦于客家,是不是充其量也只是其德性被客家后世所敬仰和崇拜呢?
  诸葛亮无功于客家,有两层意思可作解读:(1)、诸葛亮无功于原生态客家聚居地,无功于古代吴越地区;(2)、诸葛亮无功于客家先民和客家后世。这种无功主要是对其无“德政劳绩”,并非指其“德行”而言。
  诸葛亮,光和四年(公元181)生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县),卒于蜀建兴12年(公元234)武功五丈原(宝鸡岐山县五丈原),时年五十四。据《三国志》蜀书五《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一生主要到过的地方有,鲁沂南、鄂西北、汉中、蜀地、西南,其功绩主要有,三分天下、辅佐刘备、治理蜀国、平定南中,从某种角度上讲,诸葛亮在三国时期不仅主导了蜀国的发展,而且对整个三国时代的中国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是一个举足轻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那么,客家民系的发展情况又如何呢?据《客家源流考》考证:
  客家先民原自中原迁居南方,迁居南方后,又尝再度迁移,总计大迁移五次,其他零星的迁入或各自地以服官或经商而迁至的,那就不能悉计。第一次的迁移,则以受五胡乱华所引起,此可从客人的家谱记录,而得其真实的消息。
  按客家人士,最重视谱牒,所谓“崇先报本,启裕后昆”,皆以谱牒为寄讬依据。虽其上代亦以迭遭兵燹,文籍荡然,不易稽考,然以其人能靠历代口头的传述,其子若孙,于前代源流世次,不致完全忘却,宋明以来,修谱的风气更盛,虽其所追记的事迹,亦有挂漏的地方,然于其上世的迁移源流和背景,则还可藉此推证而知。
  ……
  从这段罗香林的总结中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到,来源于客家谱牒的记载表明:客家先辈的迁移主要是从西晋末年的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引起,继而导致衣冠南渡,汉族势力大规模的南迁,时间是公元300年左右。也就是说更早的汉民族迁徙,不在客家谱牒的记载时间段之内。很显然,诸葛亮生活的三国时代和西晋末年相差大概一百年左右,他并无缘和客家南迁的先辈们见面,所谓的诸葛亮无功于客家住区,无非是一个关公战秦琼的虚构而已。如果真的要论其诸葛亮是否有功于客家,就显得有些荒谬怪诞了。
  也有学者认为:客家名族的第一批迁徙来自于秦朝,比如李吉奎说:
  从历史上考察,中原地区居民之大规模到达五岭地区,是在秦始皇征伐岭南之际。客家先民之最初南来,亦即在此时。秦南征的统帅之一赵佗,在平定了岭南设郡县之初,首任龙川令。龙川自是设县至今,为纯客家县之一。赵佗虽在后来任南海尉、南越王,而其作为开辟客家聚落之初祖,其所率南来之人居于龙川一带及所蕃衍的后裔,便是岭南最早的客家先民秦末曾经有三次以上较大规模的中原兵民进入岭南地区。据《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三年,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谪遣戍 。”这是公元前214年前后的事,中原地区第一次大规模向岭南移民。所谓陆梁,据司马贞《索隐》,认为“南方之人其性陆梁”,故称。张守节《正义》则谓,“岭南之人多处山陆,其性强梁”。徐广《史记音义》记,“五十万人守五岭”。[5]
  还有学者说:
  至秦始皇三十三年纪元前(前214), 经过七年征战, 南越军事已定, 始置县郡, 刚进一步大量谪徙中原汉人至南方,与越民杂处。《汉书》记“秦徒中原之民, 使与百粤杂处”(《史记》称“ 越”;《汉书》改为音同字异的“粤”字。)这些人数代以后,生活逐渐安定, 文化方面, 因承中原之道, 非常发达。唐宰相张九龄是曲江“ 客家人”,便是秦代戌卒的后裔研究客家民系的将这一派称为“ 北江客家’。[6]
  此外,黄麟书也认为“客家祖先多赵人,其南迁始于秦始皇时”,台湾范锜说:“秦始皇亡六国统一中国后,曾派遣许多军官和士兵戍守广东北部大庾岭和梅岭,以防南蛮之侵犯……,至楚汉对峙,战乱益烈,那些戍守军官和士兵,虽留粤北,而不言归。广东北江客家人之祖先,即最早来自中原者。”[7]谢重光提出了相反的观点:“这些地区都与后来的客家基本住地无关。当时纵使有极小部分人远徙至今福建、广东境内,由于人数太少,也只能被当地土著同化掉,故这次一名与客家的形成没有直接关系”[8]。客家民系形成时间不是我这里讨论的问题,但是,不管怎么说,秦代被派遣到南越的士兵、流民、商人,或者自愿南下者数量肯定有限,不是客家南迁的主体,从秦到东晋近500年里,这些迁徙过去的人最后到底如何发展,我们不得而知,北江客家先并无证据证实其先辈就是秦代南迁之祖先,有的只是一个传说罢了。
  无论按照哪种迁移观点,诸葛亮生活的时代并未发生客家民族的迁徙则是事实。到此,大家不免会有产生这样的疑问:诸葛亮是客家人吗?很遗憾,不是,因为他没有迁徙南方,也无迁徙吴越一带的子孙后代谱牒记述,或者迄今并未有客家子孙攀附诸葛世家,也就无法证明他是客家人②;但是,回答也可以是肯定的,因为诸葛亮是汉族中原人,和客家祖先同宗同族,他出生于客家民系从中原汉族分化的前代,应该是客家人的先辈,焉何就不能算作客家人呢?
  李世熊关于诸葛亮和客家的关系,其实已经做了很好的澄清,纠正了清前客家人崇拜非本地先贤的疑惑。作为汉族民系重要的一支或者说是特殊的一支,对于整个汉民族的先贤,无论是汉族哪个民系对其崇拜,都无可厚非。
  第二、从另一个层面来说,诸葛亮对三国鼎立,吴蜀联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的兴复汉室的鞠躬尽瘁,对于汉族的传统民系的维持起到了直接的推动和促进,相对和平的环境中,吴国才能对吴越地区进行开发治理。无论怎么说,他对于中原地区和吴越地区都是有一定贡献的。一个蜀国官至丞相的名宦,岂止只是其德行影响后世?
  《三国志》卷五十二多次提到吴国平叛山越的事件,张承“后为吴郡西部都尉,与诸葛恪等共平山越,别得精兵八千人,还屯军章坑,拜昭义中郎将,入为侍中。”[9]卷六十吴书十五《贺全吕周钟离传》有:“评曰:山越好为叛乱,难安易动,是以孙权不遑外御,卑词魏氏。凡此诸臣,皆克宁内难,绥静邦域者也。”[10]卷六十四吴书十九《诸葛腾二孙濮阳传》:“恪盛陈其必捷。权拜恪抚越将军,领丹杨太守,授棨戟武骑三百。拜毕,命恪备威仪,作鼓吹,导引归家,时年三十二。”其中,诸葛亮的亲侄子诸葛瑾之子诸葛恪为吴国大将,多次讨伐山越。或许有人说,这是吴国对山越地区少数民族的镇压和不义战争,但是从另一面说也加速了吴越地区的汉化和经济发展,从整个历史的发展来看,诸葛家族怎么会没有对吴越地区做过贡献?诸葛恪为丹杨太守“恪乃复敕下曰:‘山民去恶从化,皆当抚慰,徙出外县,不得嫌疑,有所执拘。’”[11]可见,诸葛恪也并非是屠杀丹杨山越之人,对其吴越居民贡献还是颇大的。
  第三、 名族迁徙时一个复杂和混乱的过程,排除和其他民系的通婚,反复迁徙等因素不说,但就只靠男系谱牒的记载来认定一个民系群体的迁徙时有问题的。现存比较早的家谱应该是从元代开始的③,明代后修家谱比较兴盛,客家族谱则大都是这个时候修的。那么,从东晋王朝一直到明代建国,期间有1000多年的家谱都是靠口传或者追述考证获取的,至少有30多代人了,在这个追述过程中,是否有伪造、攀附、谬误、含糊的地方?在民族发展的过程中,有没有吴越畲人、棚民混杂的现象呢?如果我们从汉代以后的门阀制度、门第观念、宗族体系等因素考察,不难得出结论。
  现代科学证明:母系继承遗传基因会超过到60%,而男系则只有50%左右。也就是说,女方在遗传过程中远比男性稳定,而且永远不会中断。但是,自原始社会的父系氏族以后,中国血缘大都靠父系维持,传统的客家民系更是如此。“客家在辗转迁徙的时候,免不了要受到种种诸如自然淘汰等法则的影响,其老弱病残者很难到达目的地,就是其身体不结实的女人,也不容易与男子一同奔避,结果能够到达目的地的,十有八九都是精壮男子。这些男子已很难娶到同系的女人为妻,因而不得不与当地的土著妇女通婚。这个土著,就是畲族。”[12]简单来说,客家民系就是与当地土著居民错居杂处的后裔。当然,现代的汉族也并非是绝对的纯汉族,北方汉族大多都与北方少数民族有各种血缘关系。既然这样,又有谁能肯定客家人的祖先和三国时代的受惠于诸葛亮的治理范围内的汉族或吴越土著没有关系?
  虽然《三国志》记录南征史料非常有限,卷三三:“(建兴)三年春三月,丞相亮南征四郡,四郡皆平。改益州郡为建宁郡,分建宁、永昌郡为云南郡,又分建宁、牂牁为兴古郡。十二月,亮还成都。”[13]但是,诸葛亮对南中地区影响却是非常大的,现在的云南、广西一带甚至东南亚地区还有很多纪念诸葛亮的祠庙存在,大大小小的祭祀神祇不下千座,很多与他有关的礼节也延续了下来,他对南中地区作出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诸葛亮南征平定南中四郡时间不长, 从蜀汉建兴三年(公元225年) 春到秋平定南中, 直到是年12月班师回到四川成都, 前后才有一年的时间, 但是这次南征, 对南中的统一和稳定诸葛亮却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4]《魏书·蛮传》记载了南方蛮族生活的大概范围“在江淮之间,依托险阻,部落滋蔓,布于数州;懂连寿春,西通上洛,北接汝颖,往往有焉。”[15]活动范围大概包括:今起安徽寿县,南至江西九江、南康,再到广东韶关、英德,关系贺县;北到湖南零陵、酉水流域,一直到西北的长江三峡、湖北竹山、房县,集中于汉水流域、丹水、淅水、陨水,以及湘江、赣江流域。从东汉末期到隋代以前,蛮族活动范围相当广泛,蛮民对中国南方地区的开发和建设有着重要作用[16]。到东晋初、唐后期这两个动乱时期,蛮民也是不断迁徙的。既然如此,那么哪个客家祖先又能置身事外,否认诸葛亮产生的政绩并未影响到自己?
  第四、 民族迁徙未必不会从四川、汉中、湖北、云南等受惠于诸葛亮恩泽之地迁徙到南方地区。民族迁徙是一个纷繁和漫长的过程,但也有轨迹可寻,按照罗香林的五次迁徙说,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均有中原客家祖先迁移南方[17],第四次迁徙反而迁到四川、康西等地。可以说客家人迁徙的地区,没有哪个地方未受到诸葛亮的影响,如果仅仅认为其只是有德于客家住区,显然并不公允。一个很明显的例证就是翻阅客家宗族的谱牒追溯其汉代远祖,例如福建宁洋城(现龙岩漳平市双洋镇)武威万石堂廖氏族谱记载,其廖族二世立公就曾任长沙巴郡太守④,便是一例证,当然这并非孤例⑤。
  “在清代前期,我国的东南部人口一次大规模的向‘西蜀’——四川的移动,民间俗称‘湖广填四川’”[18],有逃荒、求发展、经商、避难等各种原因而流入四川的。具有“中国西部客家第一镇”之称的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镇,处处都能体味到诸葛亮的踪迹和气息,虽历经千年却影响不衰。可以说,四川和客家是息息相关的。诸葛亮不仅仅影响到客家先民,而且还一直影响到客家后世和客居地域。
  第五、 作为一个整体的汉族系统,尤其是客家民系,自认为是中原正统文化的代言和嫡传。虽然客家不是少数民族已经成为定论,但是盲目排他和寻根文化观念导致了客家思想和文化一度僵化停滞。从民族信仰上来讲,广东、福建、广西、台湾甚至南亚,只要是客家人存在的地方,大都有各式各样的先贤崇拜现象,很多地方广泛分布有武侯祠、关帝庙、刘备像。“某些与本地无关的先贤也被纳入崇拜的对象。”作者的观点可能认为,供奉非客家祖先偶像不正常,或者认为不应该供奉诸如诸葛亮等的非客家偶像,或者认为诸葛亮不属于先贤的范畴故不应该别列入先贤供奉崇拜的偶像当中。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看法呢?笔者认为:这主要是由于作者在某种程度上把当代汉族和客家民系对立起来,并没有注意到客家文化和整个汉民族文化的统一性,过分放大客家民系的特殊,而忽视了这种统一,就造成了对民间信仰的不正常的认识。客家人为什么要祭拜诸葛亮、建武侯祠等此类问题应该从这个方面给予澄清。
  此外,传说虽不可信,但是也能说明客家住区对诸葛亮的印象和信仰。客家的著名中药龟苓膏,相传就是诸葛亮平南中时为了消除士兵瘴气,使用乌龟、土茯混合而制成,正是由于诸葛亮的推广才使其流传至今。南方流行孔明灯,客家有山歌“阿哥好比诸葛亮,唔怕曹操百万兵”、谚语“送背铳”(意即事后诸葛亮)等等都说明诸葛亮对客家人和客家住区是有很大影响。
  当然,民间信仰不当或过度迷信,就会歪曲文化的积极主导因素,带来很多问题。笔者在纯客家住区陆河一带生活多年,感受了客家人很多优良的生活传统和质朴勤劳的风俗习惯。但是,处于粤中、粤北地区的客家人除部分外出经商或移民者,大部分家庭还是相对贫困的。客家很多门第、宗族、男权观念非常严重,思想保守封闭迷信,忽视文化教育,这些方面都亟待提高和转变。
  李世熊的本意是纠正清前客家人排斥诸葛亮无功于客家的看法,结果却因此被后人误读为诸葛亮无政绩于客家,或是只是德行教化世人。故而,我仅以一些牵强的谬言附会加以厘清,虽不足为据,但多少可以纠正包拯斩陈世美的坊间流传。诸葛亮和客家人或客家住区之间的纠葛,其实并不是一个话题,既然客家人是汉族一支,那么诸葛亮被汉族后世在何时何处以何方式敬仰祭拜,并无何妨。
  总地来说,作为汉族系统重要的一个分支民系,客家人不应该把自己和其他汉族对立起来,作为汉族先辈的诸葛亮对汉族有影响,那么毋庸置疑,必然会对客家民系产生影响。客家人的客家文化应该是一个开放、包容、丰富、具有地方特色的汉族文化,应该是建立在古代汉民族乃至各少数民族文化精华之上的,融合南北优秀华夏文明的现代文化。
  
  

注释:
① 即宁化,旧称黄连峒,唐天宝元年(742年)改黄连县为宁化县
② 史料和传说显示,诸葛亮的子女,子孙都未离开四川一带,可参阅:清·张澍所编《诸葛亮集》
③ 发现元泰定元年(1324年)汪炤纂修的《新安旌城汪氏家录》,为中国现存最早的家谱,现存安徽省博物馆,其保存基本完整。
④  《三国志》卷四十《蜀书十 廖立传》有传,曰“廖立字公渊,武陵临沅(今湖南常德)人”。
⑤ 例如被追溯到了周文王时期的客家赖姓也有相似发展。


参考文献:
[1] 汪毅夫.《客家民间信仰》[M]:第115页,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2] 张廷玉.《明史》志第二十六《礼四》(吉礼四),北京:中华书局,1997
[3] 李世雄等.《宁化志》,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藏,同治八年 
[4] 汪毅夫.《客家民间信仰》[M]:第115页,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5] 李吉奎.《佗城开基客安家》[M]:第1-2页,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7
[6] 白桑. 客家源流新说[J]. 《岭南文史》, 1991,(04) 
[7] 邱权政.《中国客家民系研究》[M]:第56页,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7
[8] 谢重光.《客家形成发展史纲》[M]:第38页,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9] 陈寿.《三国志》卷五二《吴书七·张顾诸葛步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
[10] [11]陈寿.《三国志》卷六十四《吴书十九·诸葛腾二孙濮阳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
[12] 刘佐泉.《客家历史与传统文化》[M]:第115-116页,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1
[13] 陈寿.《三国志》卷三三,蜀书三《后主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
[14] 薛琳. 诸葛亮南征对祖国西南边疆统一的贡献[J]. 大理学院学报, 2007,(01) 
[15] 魏收.《魏书》卷一一六,列传第八十九《蛮传》,北京:中华书局,1997
[16] 周伟洲.《公元三至六世纪南方少数民族与长江中下游的经济开发——以三国吴越时山越和南朝蛮族为中》[A].黄帝文化研究——缙云国际黄帝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4
[17] 罗香玲.《客家源流考》[M]:第35页,中国华侨出版社,1989-10
[18] 孙晓芬.《四川的客家人与客家文化》[M]:第2页,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

 

引用地址:

 

发布留言

 

Links: BaiDu | GooGle | BING | webQQ | iFeng | SkyCN | 360 | TuDou | PcOnLine | Wikipedia | GuoXue | PKU | eshukan | ZGwww | ...